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试论易筋经与印度瑜伽之异同
瑜伽源于古印度,我国古代史籍中记录的养生导引术与印度瑜伽术有关的是南北朝时流行的“易筋经”。其在传统养生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从两派的理论来看:易筋经等导引术,是基于《黄帝内经》所缘起的经络理论,追求的是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境界。瑜伽也是基于印度的古书而成,书名虽然没有意译过来,但是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的《黄帝内经》,它追求的是唤醒天真,逆轨回溯。尽管“经络体系”与“脉轮体系”看上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修行状态,但是其基本要求,如呼吸、提会阴、丹田训练等,都出奇的一致。它们所对应的位置,其线路等也大致是同样的。最重要的是其追求的身心合一的境界,也如出一辙。这不能不令人赞叹,易筋经所列的“十二势”与《诃陀瑜伽解明》中所述的功法相比,虽在运气与身体姿势结合方面有些相似,少数名称如“倒拽九牛尾势”与“牛头功”、“韦驮献杵势”与“金刚功”等相似外,其余都是不相同的。从瑜伽的体位和呼吸,包括调动气血运行,直至进入高深禅定,这是一整套完整有序的锻炼方式。和易筋经从激发筋脉气血,运动奇经八脉,寻求解脱的方式进行比较,不难发现,瑜伽的部位训练法的优势在于它可把身体塑造成“随心所欲”的工具,在追求身心合一的过程中,它做得非常细致。易筋经的经络锻炼法的优势在于十分便捷,以最少的身体锻炼获得最佳的身心效果,并通过气脉经络的方式直接作用人体,达到其身心合一的目的。二者最一致的地方在于,如果没有好的导师,练习的质量将会大打折扣。综合来说,瑜伽的目的极其简单与明确,即身心统一,进入禅定,体现了印度人民“神性文化”和“灵性成就”。易筋经则不同,其有着鲜明的中国特征即:中庸、智慧。中庸体现在无论是养生还是强身,它都有涉猎和兼顾,无论是世俗还是出世它都有体现。如果说瑜伽是通过彻底的身心相互训练,达到完美的身心统一,而后进入精神修行这种序列;则易筋经是直接叩问“身、心”如何到达想要去的地方,只去修炼所需要的过程,而忽略其他的部分。这与瑜伽不同,瑜伽只有一个追求,即身心统一,每个动作的针对性只是针对动作本身,没有其他的目的,它的其他目的就是这些动作的综合体。所以各派瑜伽的动作基本相同,而易筋经则不同。    
                                                                              (本室摘自《现代养生》2015年第8期、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