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羽化登仙,未若长生久视
道家养生的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与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气化流行等思想密切相关。而其理论根基则直接取源于传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生命观、生理病理观及养生观。在生命认知上,道家认为人本源于道,脏腑经络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结构,而生命的本质在于精、气、神三者。人修道的目的在于实现生命的超越。在生理观上,道家以经典著作《黄庭经》的理论体系为主体,在脏腑经络等基本的生理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体的中心主宰在于黄庭,以及丹田、命门、奇经八脉等一系列的概念。在病理观上,它认为万病皆由于气,气病则人病。在养生观上,道教贵生重命,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提倡率性自适、阴阳顺时、形神相合等炼养精神的养生办法。道家养生方法大致可分为精神调摄和形体修炼两个方面,即神养与形养。根据养生内容的不同归纳为五大类。其为精神情志、脏腑身形、四时起居、饮食服饵、气法丹功。道家不仅在于保持精神或灵魂层面的修行,更外化为切实的修炼实践。道家创造发明了众多的养生方法。仅以脏腑身形修炼而言,在身形修炼这一方面就有动功和静功两大法门。在动功一门,又有导引、行气、按摩、推拿等类别。其中,导引一法,成套路的传统功法就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而在静功一门,又有气静、神静、形静的不同区分。道家调息静坐的极致功夫称为坐忘,道家养生以中医学理论和道家思想为基础,建立了一套以个体生命为研究对象,具备庞杂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体系。虽然这一体系不能实现人们不死成仙的愿望,却能满足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与修持和无量度人的济世情怀,是道家人文精神的体现。
                                                                        (本室摘自《中医健康养生》2015年第9期、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