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气功修炼三调为本 |
一、调心神之定力。在练功过程中,各种妄念和正念,在心里此起彼伏地出现。通过我们调整心神的定力,放下一切贪欲,精神内敛,达到六神不动而有所主的心境。在练功过程中,必须进入虚心无物纯净的心境。这样,经过日积月累的练功调神,心神的定力才会增强,才能抛开世间物欲之牵挂。而精神内守,去返观人体内在的脏腑、经络,气道、穴位,去调整这些人体内在机能的阴阳平衡。这样练功就确保了心神的君主之位不变,从而达到心安而神长宁的定力佳境。二、调气息之悠长。气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能量。中医学认为,肺主一身之气,因此,气功学把调息作为了一项重要的练功内容。肺脏的开合呼吸,既受“元神”的主宰,又受“识神”的调控。因此说,气功的调息之法,能够增强人体之气,使脏腑功能得以提高,并且,因为气血同源,练功以后,内气充盛,血就得到了足够的推动力,气血流畅了,经络通顺了,人体的生命活力也就提高了。经过持之以恒的气功调息锻炼,来加强肺脏的呼吸深度,提高肺脏的通气量,从而改善肺脏的主气功能。气功调息总原则就是呼之悠缓,吸之深长。减少人体呼吸次数,相应地减缓了自身新陈代谢,使人体进入到“气功态”。在气功态下,人体的耗气量小了,但肺的开合幅度大了,其主气功能反而加强了。同时,人体的其他脏腑,也会因肺气的充盛,而得到更多的气血滋养,使之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三、调躯体之柔韧。在气功学中的各类功法中,都采用抻筋拔骨的调身操作之法,以除硬练柔。通过气功调身的不懈修炼,使人体和四肢百骸、脏腑经络,都调整到柔而不软、韧而不硬、阴阳调和的最佳心身状态,以实现祛病强身之目的。 (本室摘自《武当》2016年第1期、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