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自宇宙本根认识论的“精气论”,以及解释自然变化的朴素唯物辩证法的阴阳五行学说出现,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盛行,人们开始对宗教迷信的神鬼观念产生了怀疑,开始按自然界本来面目来认识解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并把生命科学领向唯物论领域。唯物主义的“精气”为万物本根的学说,是战国后期稷下道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宇宙的本源即“精气”,宇宙万物都是由精气产生的,它是一种构成万物的极细微的物质元素。由于精气论在医学领域中的渗透,因而万物由气构成的观点也就必然在内经中反映出来,《黄帝内经》理论不仅认为“气”是物质性的,而且认为“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在“人与自然相参”思路的指引下,《黄帝内经》把人放在宇宙自然中来考察,认为虽然万物之中人最贵,但人也是大自然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提出“生气通天”的论点,即人体的生命运动(生气),与自然界(天)密切相关,形成了天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整体观。在古代哲学精气论、道器观点的影响下,《黄帝内经》将人视为精气聚合、离散之器,生命现象是精气升降出入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因而人们并不注重研究其形质结构之器,而是从整体机能活动的方式、方法及其相互联系的“道”的方面,研究生命的过程及其机制与规律,提出人“以四时之法成”的生命机能结构学说,“阴平阳秘”、五行生克制化的生命机能稳态学说,“奇恒”、“回转”的动态生命过程学说,较之从解剖形质探索的生命活动及其医学应用在方法学上各居一隅,在医学理论内涵上差异很大,在科学价值上各有千秋。          
                                                                      (本室摘自《中医健康养生》2015年第11期、第 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