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中医科学性浅论 |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倪培民撰文说:近代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之一,是西方原子论式的现实观。这种本体论的观念认为所有的事物均有一独立自存的、可以用概念去把握的本质,因而可以不依赖它与他物之间的关系而被理解。其在医学上容易导致把人体当作一架精致复杂的,由细胞、神经等等作为基本部件的机器。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则体现了“整体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从整体上考虑健康问题,从“本”上来排除病因。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心灵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的截然分割。中医往往会超出对病人的生理状况的关注,而注意到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并将它们也看作整个人体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把正心看得比外在的药物和针灸治疗更加重要和根本。西方近代科学有强烈的还原主义的倾向,把各种现象全部归结为物理现象并加以量化,医学诊断相信的是检测到的数据而非病人的自我感受。中医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和推论方法。不能仅仅因为自己不懂另一套范式,就说它毫无价值,把近代西方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看作绝对的标准本身。现在很多人文学者在批判现代主义、科学主义的时候呼吁要重新建立人文的维度、价值的维度,以控制盲目的科学技术对人的统治,但在科技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面前,其呼声显得十分苍白无力。“以人为本”的思想超出了近代科学体系的追求所谓与价值问题无关的纯客观知识的目标,也有别于近代技术以效率或财富的增长为本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性”要求我们以整体论的思想方法、以生机论模式的因果观以及追求和谐的理想去指导各方面的发展。 (本室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6月17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