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基于《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不同调心方法对中脘皮温影响的实验研究 |
北京联合大学刘峰等人从事了该项研究。《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导引专著,导引即医学气功。本文在综合分析该书导引三调特征基础上,以书中所载一条调理脾胃的导引法为研究对象,设计出四套操作方式,根据其文字描述,还原出三调操作技术。以中脘穴区皮温作为检测指标,观测不同三调技术搭配方案对中脘部位皮温的改变,运用统计学方法发现不同调心技术对皮温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上举采用手掌不用力的具象思维操作时,与安静态相比,皮温变化的波动幅度更小,具有规律性,其穴区均温、穴区最低温度和穴区极差均温的波动幅度,与安静态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由于受试者实验前没经过系统的导引功法训练,虽然接受了具有中医气功特色的具象思维能力培训,保证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具象思维,但具象思维强度相对不高,最典型的表现即皮温绝对值的变化量级为0.1℃,单就该量级的温度变化而言,无法确认与具象思维操作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本实验记录过程的连续性,可以观察到该变化的持续性与规律性,同时“标准差”的引入,将其微小的变化加以放大显现,实验结果清晰的展现出不同调心方法,即具象思维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生理效应。 ((本室摘自《第十三届国际气功科学研讨会论文集》、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