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太极拳的“气功态”
气功练习的过程中有进入'气功态”的说法。对于静功来说,气功态通常是指通过练功才能呈现的特殊功能态,如入静、气感、特殊体感等。入静有深浅程度之分,且不是每次练功都能达到满意的结果。气感常见表现有蚁行、蠕动、温热、清凉、酥麻、针刺、跳动、麻电、颤动等。特殊体感常见表现有膨胀、紧箍、沉重、漂浮等。匀缓连绵的太极拳在练习中也会使人出现入静、气感、特殊体感等气功静功练习中所说的气功态。太极拳的气功态与气功静功的气功态不全然相同。太极拳是形动心静,它的入静主要是心静。心静不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就等于一事无成,怎么想呢?想些什么好呢?当然是想练拳的事,不想与练拳无关的事,所想越简单、越容易操作越好。如可意在动作准确上,可意在打拳这件事上,可意在维护某一运动状态上,可意在形于手指上,可意在落实某个身法上等。太极拳的气感成因尚未全知,气感有敏感与不敏感之别,没有气感或气感不强并不等于不能进入气功态。气只有在肌肉放松之际才能被感知,精神和身体若处在紧张状态,气感荡然无存。太极拳的特殊体感除了有膨胀、紧箍、沉重、漂浮等外,还有空松圆活、呼吸绵长、体外生力等感受。不同的人、不同时期、不同练法有不同的体感。特殊体感并不稳定,时有时无,时强时弱。不可过于执着。入静,是神明的体现,是神明的内容,“不用意而神自明”。气感,可强可弱,“不运气而气自周”。特殊体感,是懂劲的体现,是懂劲的内容,“不加力而力自彰”。太极拳术的气功态,重在特殊体感和入静,即重在懂劲和神明。                       
                                                               (本室摘自《少林与太极》2017年第1期、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