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2017年第4期(总第319期)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必须破除两个迷信 |
《中国中医药报》从四月中旬起连载刘长林先生的“中医理论八议”。该报的导读写道:“不久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强调‘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必须破除两个迷信:一是哲学方面的迷信,一是科学的迷信。首先要破除哲学上的迷信。长期以来,把政治哲学拿到医学文化哲学研究上面,就是一个迷信。比如学中医的第一堂课就说中医是朴素唯物主义,是自发的辩证法。但如果从事中医到了一定程度,回过头来看,这样的说法合适吗?非要用唯物和唯心区分和褒贬吗?其次要破除对科学的迷信。近代以来,源自西方的‘科学’两字几乎成了唯一‘真理’的代名词。难道科学只有一种吗?中国没有自己的科学吗?” 刘长林的首篇文章题为“中医百年沉浮说明了什么”。文章对气功给予了高度评价。文章说:“中医药在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医学科学体系。其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病因病机理论、辨证论治理论、五运六气理论、药性归经理论等。千百年来,正是在这套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药才能在临床上发挥出无可否认的治疗效果。从本质上说,中医和西医的根本不同在于,中医是以时间为本位,西医是以空间为本位的。由是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正是由于以时间为本位,自然整体地看待世界,中医药坚持‘尽人(物)之性’和‘赞天地之化育’的行为原则,拥有西医所不可替代的优点。医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生命,可是现代医学所依据的方法本质上却是反自然、反生命的,它总是把复杂性当作简单性来处理,因此不能不陷入许多误区和死胡同。近年来,自然疗法,即不采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的疗法已成为新兴的“第四医学”,受到广泛欢迎和关注。而中国传统气功正是一种理想的自然疗法,同时又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它把人与自然,心理与生理,道德修炼与治疗保健很好地统一起来。这就是世界‘气功热’的原因。据悉,美国不少医科大学成立了‘自然疗法系’,专门研究以中国气功为主的各种非药物疗法。21世纪,人类会更加关注生命,关注生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力求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要深入开掘时间。中国文化正是时间文化,中医学则是时间医学。生命与时间有更为深刻的内在联系,故中医学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中医学的突破将对整个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本室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4月14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