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现代科学让中医气功不玄妙
中医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医疗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内涵广博深厚,民间往往为气功的“高深莫测”感到玄妙。江西中医药大学于2013年成立气功科学研究所,后挂牌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科研基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探索和揭示人体之“气”的本质及其在人体中的循行规律。如何实现可视化,并在稳定状态下总结其运行规律?研究团队以人体外气的红外及太赫兹(Teraherz)波段光谱特性为切入点,检测人体辐射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及未知的生物能量场,阐释“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人体体质、修炼气功程度越强的人辐射出的太赫兹波也越强。”基于生物体对太赫兹波具有独特的响应,章文春团队在外气太赫兹波实验中发现了这一事实。今年,团队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体之气太赫兹波特征及其在胶原纤维传输机制的实验研究》,正在用实验检测并以物理模型建模和量子力学计算的方式,借助大样本数据库,证明太赫兹波段的电磁波可能就是中医学(尤其是气功学)中“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证实太赫兹波在胶原纤维当中的传输与人体经络之气的循行有密切的关系。气功修炼过程中,不同的意识活动可以引起劳宫穴红外辐射强度的不同;在气功状态下,大脑速读速记效率可明显提高;气功疗法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配合降压药或其他疗法降压效果及控制临床症状较单纯治疗好……在一次次科学实验中,团队收获着人体之“气”的新发现,更加坚信气功之气的实质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可以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给予阐述。其团队始终在自然科学界限内,秉持严谨、审慎的态度开展临床试验、康复培训,探寻中医气功防治肿瘤等疾病的机制。2015—2017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功科学研究所开展的20期气功康复班,有300余位涉及乳腺癌、肾囊肿、胆囊结石等疾病患者参加,他们通过练功及外气调治,见证了在检测设备下实时原位观测外气治疗的效果。367份病例研究结果表明,病灶练功前后对比完全消散(练功消失及实时化散)的有60例,占16%;缩小的195例,有占53%;无变化的112例,占31%。目前,其团队正在筹划在江西省中医院开设医学气功科,系统开展医学气功防治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
                                            (本室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5月1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