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气功基本内涵探析
上海中医药大学黄健认为,剖析气功的内涵,不仅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气功概念,而且可以更好地界定气功范围、评价练功质量。通过对气功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基本作用、操作要点、现代研究等五个方面探析,可确定气功的基本内涵是:1、科学的理论指导;2、身、心、息“三调”齐全;3、养生保健作用;4、身心并练、三调融一的操作核心;5、发掘人体潜能的作用特点。从剖析气功的内涵着手,可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即:“气功是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气功锻炼是在科学养生保健理论及(或)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形体锻炼(调身)、呼吸锻炼(调息)、意念锻炼(调心)三者的配合应用直至融一,起到强身保健、防病治病等发掘人体潜能的作用。”这一概念不但有助于应用与研究,而且还能对气功的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从剖析功法的“三基”入手,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气功判别标准:1.理论方面,是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科学(包括哲学)的理论作指导是界定标准之一。按照这个标准,超觉静坐、瑜伽等尽管在操作方法、主要作用等方面,与气功较为相似,但其指导理论与气功不同,故不能称为气功,只能称为国外与气功相似的健身方法;“法轮功”尽管冠于“功”,但它的实质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故绝对不是气功,而是歪理邪说。2.内容方面,“三调”是否齐全是界定标准之二。按照这个标准,包括武术在内的体育运动,尽管也有较好的健身作用,但不是气功;呼吸操,尽管有较好的医疗(康复)作用,但不是气功;心理疗法,尽管越来越被当代人士所接受,但也不是气功。3.作用方面,是否具有防病治病作用是界定标准之三。按照这个标准,一度争议颇大的据说能“呼风唤雨”的“特异功能”,即使存在的话,因与防病治病无直接关系而不能称之为气功。身心并练、三调融一是气功的操作要点和人体进入气功功能态的标准,也是评价练功质量、在实验研究中取舍研究对象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的要求,选择某些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稳定性高的实验室指标,作为气功功能态的客观标准,无论对于气功的推广应用,还是对其原理研究,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室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5月26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