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关于气的物质性推论
气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本文所说的气是指传统人体生命科学的气。近代以来,人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气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认为气是电磁波、红外线、激光、静电等,这是气学探索上的重大进步与飞跃。但是,这仅是气的局部属性和效应,而不是气的本身。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波在人体内的经络中运行,对机体提供能量并在许多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从中医和气学的的实践来看,气是分子结构的实体性物质,而不是物理属性的场态物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等古典气论形象地描述了确有实体性物质在那里流动运行。现代科学对物质层次的认识可谓完美,宏观至百亿光年之外,微观至基本粒子,纤毫不乱,泾渭分明。诚然,也还不能尽善尽美,但如此基本、普遍、常规的物质竟然未被认识,简直是不可思议。今人古人之间、东方西方之间、古典现代之间,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如此亘古奇绝的认识断带。可以断定,气,就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元素之内,物质之中。今人古人之间,缺乏的是概念术语上的沟通。现代科学缺乏的不是物质上的再发现,而是这物质意义作用上的再认识。气的核心层次应为气体物质。更多的业内接触人士,尤其是传统武术锻炼有素之人,确实感受到气的充盈鼓荡。同时感觉此气并非是呼吸之气,这否定了气是氧气,又肯定了它为气体。气运行时的“气行滑利”、“气行剽悍”等特征,也说明了它的气态性。笔者认为,气是氢气(H2)。这是气这一概念最核心实质的部分。传统学术中,又多称为“真气”,主要通过体表从大气中吸收,宇宙大气又称为“混元气”。广义的一般意义上的气是人体液体系统的总称,特色是液晶态组织液。另外,气还有更广阔的外延。诸如天阳之气、地气、病气、浊气、寒气、湿气等。仍属于物质范畴的气,应是非肉眼常规可见的具有可动性流动性的一类物质的统称。气的概念具有多层次性,这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古时缺乏足够的词汇来描述观察到的事物,先哲认识到了此现象,无以名,名之为气。从直观及动态属性上看,都是最佳命名。李时珍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照察之”。非只“内景隧道”,气也是“返观者”“照察”的结果。                             
                                                                     (本室摘自《武当》2013年第11期、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