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朱熹《调息箴》诠释
宋•朱熹《调息箴》:“鼻端有白,我其观之。随时随处,容与猗移。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翕,如百虫蛰。氤氲阖辟,其妙无穷。孰其尸之,不宰之功。云卧天行,非予敢议。守一处和,千二百岁。”《调息箴》是一种呼吸静功,特点是通过一段时间呼吸运动的修炼,不断诱导主体入静,最终让主体出现并保持寂静虚无的境界。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理解。第一部分,开首四句,其要点为:1、通过观鼻端法,建立起初步的入静态。其用意将注意力吸引到鼻尖、鼻孔的一吸一呼上来,排除杂念,让主体趋于虚静。2、要求修炼过程尽量松适、自然,“容与”,是指舒闲自适,“猗移”则是指非常柔顺的样子。第二部分,从“静极而嘘”到“不宰之功”,前四句说的是观息法的具体操作;后四句是说运演观息法后肌体内部的奇妙反应。1、运用了观息法做功。运演时要让呼气时产生的动觉泛化,觉得气息正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的深处向外散发;同时要观想外出的气息就像春天池塘里无数的鱼儿在轻柔地游动一样。“动极而翕,如百虫蛰”, 运演时要让吸气时产生的动觉泛化,觉得气息正从外面向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的深处进入;同时要观想内入的气息就像冬天旷野里无数蛰伏的昆虫一样。2、呼气时外静内动,吸气时外动內静。“静极而嘘”是外静。但功法运演时,机体内部则“如春沼鱼”,到处在动,这是内动。“动极而翕”。这是外动。但功法运演时机体内部则“如百虫蛰”,到处呈现内收、潜伏之态。这是內静。第二层次文字说的是运演观息法后肌体内部出现奇妙的气机变化。所谓“氤氲”,是指体内真气弥漫的状态。所谓“阖辟”,是指呼吸时人体的气机变化。“孰其尸之,不宰之功”,是说没有谁在主导这奇妙的气功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应。第三部分是最后四句。说的是进入深层次气功态后的独特体验。“云卧天行”,指全身真气充盈弥漫,经络、气血顺畅,人体各生理系统高度平衡、协调,心理上产生的恬适、轻松、圆融与爽快的感觉。“守一处和,千二百岁”,是说呼吸静功高境界的特点,如能持续修炼并达到“守一处和”的境界,则可以强壮体魄,健康长寿。“一”是指馄饨、虚静、有序的精神状态。                  
                                                                (本室摘自《武当》2014年第7期、第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