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2014年第10期(总第289期)胡刚:“中国医学”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
“未来医学发展,中医药是大股东,西医药是不错的合伙人。”“中医药能包容西医药,但西医药不能包容中医药。” 这是在西医院校工作多年、刚到南京中医药大学上任的胡刚校长所言。对中西医学的利弊,他分析,西医强调还原论思想,采用微观分析方法,将人分为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医疗针对性很强,重视局部病靶,用对抗疗法祛除病邪,但忽视人文精神。中医重视整体论、天人合一思想,采用发掘和调节自身祛病能力,注重机体的反应状态,贯彻人文精神,达到扶正祛邪目的。不足的是,有些理论和方法处于模糊状态。他说:“中医药本身就是特色和优势,如辨证论治、综合疗法等。”这些原创思维和独特疗法,至今仍造福中华大众。“中医药能治好很多病,一定有内在的科学道理的。”他始终认为,人们现在解释不了它,但不能说它不科学。西医近年强调的系统生物学、整合医学等,都没有超过老祖宗的整体观、阴阳五行、个性化治疗的范畴。谈到中医药现代化,他说,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这种水平,我们对中医药的很多作用还不能完全阐释清楚,何况前人?但无论如何,没有西医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繁衍得很好。“即使现在西医药占据了社会主体地位,中医药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目前一些人用西医药标准来要求中医药、评价中医药。这显然是不对的。”他举例说,国内中医药院校都有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学3个主干学科,而ESI学科里的22个学科没有这3个学科,怎能让中医药院校的学科目标是成为ESI学科?SCI是美国针对西医、西药、生物学研究期刊制定的一套标准,与中医药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非要逼着中医药人去追求高分值SCI论文?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是否将中医学与西医学合起来,就形成中国医学?胡刚认为,并非如此。“必须建立以中医药为主体,包容或借鉴现代医学的中国医学体系。 (本室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9月29日、第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