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2014年第11期(总第290期)Stroop效应在冥想训练研究中的应用
我所郁伟林等与上海华山医院放射科合作进行了此项研究。气功的实践经验以及我们前期对气功的研究表明,长期的气功练习可以使大脑同步性、协调性、有序性增强。作为一种独特的心智锻炼的方式,长期冥想活动也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使大脑在不同神经层面引发一些改变,并对一些认知过程产生影响。冲突控制是目前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也是观察和研究病理或生理状态下认知模式和水平的主要方法,我们的研究将采用经典stroop范式字色判断任务通过e-prime2软件对4名志愿者和4名气功师反应进行间隔半小时的两次实验,记录被试字色判断任务的准确性和反应时间。Stroop效应的fMRI实验采用组块设计,数据分析采用SPM8软件,对志愿者和气功师在脑内激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志愿者字色判断干扰任务的平均准确率略低于气功师,平均反应时较气功师为长。气功师和志愿者间fMRI实验的脑内激活存在差异,差异区域主要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层(DLPFC),前扣带皮层(ACC)和顶下小叶(IPL)。冥想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的修炼,通过注意力的培养,借助主动的控制产生一些独特的心理过程,其目的是追求最佳的意识和心理健康状态。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冥想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加工,它可以诱发一整套放松反应的生理性变化。大量的学者采用脑电和神经影像学等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它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研究所采用的冥想类型各有针对,而且即便是同一种类型,在具体的冥想手段和冥想内容上也是多有不同,试验条件的参差多态导致了试验结果上的分歧,因此研究结果尚有矛盾之处。目前,对于冥想过程的确切神经机制尚无统一的认识。不过不同的学者都有一个初步的共识:冥想不同于睡眠、催眠和自我暗示,是一种觉醒,同时代谢减缓的生理状态。结论:Stroop实验范式可以作为一种客观的手段来评价气功练习者的冲突控制的能力,长期的气功练习可以提高练习者冲突控制的能力,使得只需要动用相对较少的神经资源即可较好完成复杂的冲突任务。         
                                                     (本室摘自《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年第4期、第3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