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武功 气功 道功 |
南怀瑾先生曾总结说:纵观历史,中国古代人走的是一条“武功、气功、内功、道功”的修炼之路。武功可以“炼精”强身,预防疾病。气功可以“炼气”,疏通经络,延年益寿。道功可以“炼神”,凝结金丹,长生不老。一、武功是修道中“炼精”的重要方法。武术是生精积精的最佳手段。若精不足髓未满,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则难以康健,命功便会失去依托,性功也就无从谈起。命功与性功没有成就,与道合一就是空话。吕洞宾曾明确指出,“只修心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要想髓满精足,必须求助于武术锻炼。二、气功便是“炼气”,是通经活络的必要手段。当武功达到体能极限,要想提高功力,就必须进入气功修炼阶段。气功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初级气功。初级功应静下心来以意为主,通过外呼吸的疏导功夫,旨在打通体表经络;二是高级气功,又称内功,它是以内气为主的疏导功夫,旨在打通深层次的经络。体内缺乏内气运行,就谈不上内功修为。当内功修成后便可使内气外放。气功的要旨首先是丹田的激活与开发,因为这里是生精、化气、结丹之地。性能量就是生命力,丹田部位是积精累气的关键所在。除了丹田外,通“中脉”更是气功中的一个关键。因其主一身阴阳之经络,中脉一通,全身经络都通。中脉的开发,必须以疏通任督二脉为基础。道家疏通任督二脉用的是小周天功,开发中脉则需运用大周天功。气功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息道”的锻炼却是不容忽视的,它是进入胎息的重要手段。呼气与吸气之间的停顿处为“息”。所以要在呼与息的“息”上多下功夫,只有真正进入胎息,才能真正进入禅定,才能进入空境。三、道功是“炼神”得道之关键。当精足气满,气功功力达极致之时便又会停滞不前,这又需向“元神”更深层次去挖掘,于是就自然进入到真正的修心炼性阶段。这个阶段便是“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与“炼虚合道”的阶段。此际才真正能达到人道合一。即所谓的“天人合一”。道功的主要手段就是在胎息后进入甚深禅定,只有在深度的空静中才能从五蕴中解脱出来。道功的深浅全取决于禅定的深度。虽说道功是在“炼”,其实是在“还”,它还原了人的本来面目,“还虚”就是人之真性。“无为法”就是入空入静,能让自己的心回到先天状态,那就是得道。 (本室摘自《武当》2014年第10期、第44页) |